注浆技术在地下工程防腐
注浆技术在地下工程防腐的运用
通过注浆机具, 经钻孔把具有充塞胶性能的浆液(水泥、水玻璃、K 粉等)注到岩层的裂隙中, 使破碎多孔的岩层变成稳定的不透水整体, 把岩层的水堵在井筒之外, 防止地下水腐蚀。根据地质条件, 查明地质构造。在地质构造复杂的区域施工时, 要特别注意施工方式, 选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常采用地面预注浆; 工作面预注浆; 壁后注浆等技术。
1、地面预注浆
井筒地面预注浆, 是在井筒开凿之前, 从地面围绕着井筒的四周钻进一些钻孔到达裂隙含水层, 然后把配制好的浆液用注浆泵通过输浆管和注浆管,注入到裂隙含水层中堵水, 经检查达到封水目的后,再进行井筒掘砌施工。
1. 1、注浆孔的布置
根据岩石裂隙大小和分布情况, 井筒断面、注浆泵的能力等确定注浆孔的数目及其排列形式。注浆孔数一般6~ 8个.
1. 2、注浆压力
是给予浆液的扩散、充塞、压实的能量。因此,必须正确选择和合理运用注浆压力。多年来, 注浆施工的经验表明, 注浆压力是随着注浆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的。深度每增加10 m, 压力增加200 Pa。浅部增值偏大, 深部增值偏小。
2、工作面注浆
含水层距地表深, 各含水层间距大, 或因水文地质条件复杂, 掘进时工作面突然涌水, 不宜地面预注
浆时, 应采用工作面注浆。从工作面打钻, 注浆封堵含水层, 达到堵水目的后, 再进行井筒掘砌施工。工作面注浆采用止浆垫,封水效果良好。
3、井壁注浆
当井筒采用锚喷或浇注混凝土砌壁后, 井筒漏水仍然较大时, 对井内设施和安全带来危害, 必须对井壁进行注浆封水, 采用壁后注浆和壁内注浆两种方法。壁后注浆是对基岩处井壁漏水, 采取注浆孔穿透井壁, 在壁后注浆封水。壁内注浆是对冲积层段的井壁漏水, 将注浆孔打到井壁中, 再沿钻孔注浆堵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