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某海边酒店地下室防水设计与施工
1 工程概况
青岛某酒店工程位于青岛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北侧,距离海滩约120 m,地理位置正处于山谷河道入海口,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水,地下水位埋深1.5~2.0 m。工程主体地下2层,局部l层,采用桩、筏板基础。筏板底标高-10.5 m,下面为人工挖孔灌注桩.长3~6 m;基坑底面积4000 ㎡,地下室防水施工面积10000㎡ 。该酒店主要设备及配电室均在地下二层.地下室防水要求高,设计防水等级为一级。
2 地下防水工程设计
根据《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确定了两道刚性防水与一道卷材柔性防水相结合的复合防水堵漏施工方案,即地下室底板采用400厚C40、P8微膨胀防水混凝土.垫层设计为150 mm厚的C25、P6微膨胀防水混凝土,柔性防水选用1.5 mm厚的硫化型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
在细部构造防水处理上.桩头平面选用掺入防水剂的20 mm厚刚性防水砂浆;筏板底平面防水卷材搭接缝采用丁基橡胶密封条双道柔性封边;桩基竖向钢筋采用1道丁基橡胶密封条柔性止水环、l道板内钢板止水环的措施,解决了沿桩基竖向钢筋易渗漏的难题;水平、竖向施工缝采用1.5 mm钢板止水带,确保施工缝不渗不漏。
3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工艺
3.1 施工步骤
地下室底板施工过程为:浇筑150 mm厚C25、P6微膨胀防水混凝土垫层→水泥砂浆找平层施工→桩头底部刚性防水层施工细部处理→基层清理→定位弹线→滚铺三元乙丙大面卷材→做保护墙与底板交接处的附加层→验收→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施工→桩头竖向钢筋柔性止水环处理→浇筑400mm厚C40、P8防水钢筋混凝土底板。
底板三元乙丙卷材采用空铺法施工,在桩头处及保护墙与底板交接处的附加层卷材采用满粘法施工。
3.2微膨胀防水混凝土垫层及找平层施工要点
3.2.1 防水混凝土垫层施工
1)垫层施工前,地基土要夯压一遍,部分地质条件差的地方用3~5cm碎石子铺平,放出周边线,然后进行支模;
2)原材料进场需经检验,并由试验室试配提出混凝土配合比,试配的抗渗等级应按设计要求提高0.2 MPa;
3)工程所处地下水位高,防水工程施工期间应持续做好降水、排水工作;
4)泵送商品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4~16cm,混凝土运输供应保持连续均衡,间隔时间不应超过1.5 h;
5)施工期间天气炎热,故适当掺入2.5‰~3‰的木钙缓凝剂,降低裂缝产生的可能性;
6)连续浇筑混凝土,按规定设置后浇带,施工期间不留施工缝;
7)使用机械振捣,保证混凝土密实,避免漏振或过振,振捣时间一般10 s为宜,至混凝土表面浮浆无气泡、不下沉为止;浇筑到最上层表面时,必须用木抹找平,使表面密实平整;
8)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立即用塑料薄膜覆盖,防止水分蒸发使混凝土出现裂纹;采用“蓄水法”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即待混凝土初凝后在混凝土表面覆盖双层草袋,在基础周围砌挡水,蓄水深10 cm,养护28 d。
3.2.2水泥砂浆找平层施工
水泥砂浆找平层施工主要目的是为下一步卷材防水施工创造好的条件,因此要求表面做到压实平整,抹平收水后二次压光,充分养护,不得有酥松、起砂、起皮现象。注意底板与突出底板结构的连接处以及基层的转角处,均应做成半径为50 mm的圆弧。
3.3桩头刚性防水层细部处理
3.3.1人工凿桩
人工凿桩时应根据测凿标高线进行凿桩,凿桩要分层凿除,严禁把桩钢筋拧成麻花状,影响钢筋受力性能;凿桩表面要求基本平整,严禁缺棱少角。桩凿完并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垫层(同底板混凝土垫层一并施工)。
3.3.2桩头刚性防水层与大面积卷材柔性封边处理
对桩头平面浇筑掺人防水剂的防水砂浆,厚度为20 mm,并超出桩边250mm以便与防水卷材搭接。搭接缝采用丁基橡胶密封条双道柔性封边,此道工序与大面积防水卷材一并施工。
3.3.3桩基竖向钢筋防水处理
在桩基竖向钢筋上采用l道丁基橡胶密封条柔性止水环与1道钢板止水环的防水措施。
3.4三元乙丙防水卷材施工
3.4.1 定位弹线
按卷材规格、铺设要求、细部尺寸,确定卷材的铺设方案,将每道卷材的位置在基层上弹线,注意避免使卷材的搭接缝通过桩头,卷材的铺设方向应垂直于底板的长边方向。
3.4.2铺设卷材
将卷材的长边沿基准线展开,使卷材松弛地铺设在基层上,不允许拉伸卷材,也不得有皱褶存在。卷材铺到排水沟处时,应顺排水沟的坡度自然地铺贴。
3.4.3卷材搭接缝处理
用毛刷在翻开的卷材搭接缝的两个粘接面上均匀地涂刷粘结剂,待粘结剂干燥至手指触碰基本不粘时将卷材搭接缝翻过粘合,并一边用手压合一边排除空气,粘合后再用压辊压合一遍。卷材的搭接宽度为100 mm,搭接缝处采用双道丁基橡胶密封条封闭,用于持压辊压平,以增加三元乙丙接缝的严密性。注意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正确,不得有扭曲、皱折、翘边现象。卷材在保护墙上宜采用空铺法施工,预留200~300 mm的甩头,用于竖向防水接头。施工完毕后将甩头折叠至保护墙上,土建单位用石灰砂浆或低标号砂浆砌砖加以保护。
3.4.4卷材附加层施工
在保护墙与底板交接处的阴角及基坑处的阴角应做附加增强层,附加层宽度为500 mm,工艺采用满粘法施工。胶粘剂涂刷应均匀,不漏底、不堆积。铺贴卷材时应控制好胶粘剂涂刷与卷材铺贴的时间间隔.排除卷材下的空气,并用辊压粘结牢固;卷材搭接宽度为100mm,搭接缝采用双道丁基橡胶密封条封闭.用手持压辊压平。
3.5底板防水混凝土施工
3.5.1 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
底板混凝土体积相对较大,控制混凝土温度裂缝非常关键。具体做法要点: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缩短泵送商品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在浇筑前,用水冲洗模板降温,泵管用麻布包裹,以防日光暴晒升温;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浇筑采取“一个坡度、层层浇筑、一次到顶”的方针;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待混凝土初凝后在混凝土表面覆盖双层草袋,浇水湿润,在基础周围砌挡水,蓄水深10cm,养护28 d。
3.5.2混凝土的表面处理
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较厚,在混凝土浇筑结束后要认真处理。先按标高用长刮尺括平,在初凝前再用平板振动机振动一遍,最后打磨压实,以便闭合收水,防止产生裂缝。
4 结语
在施工中垫层首次采用C25、P6微膨胀防水混凝土,施工效果良好、未见裂缝,不仅起到刚性防水层作用,同时为下一步卷材防水施工创造了较好的工作条件。经对桩头的多重防水处理,有效解决了桩头及沿桩基竖向钢筋的渗漏难题;重视三元乙丙卷材搭接缝处理,使得搭接缝粘结严密,保证了卷材的防水效果;认真施工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有效控制了大体积混凝土密实度及因温度而产生的裂缝,确保了自防水混凝土的抗渗能力。
本工程从2005年6月竣工使用至今,地下室使用效果良好,未见渗漏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