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名 称:江苏新大高空工程有限公司 |
地 址:江苏省盐城市东进中路8号 |
联系人:王封 王庄华 |
手 机:13815589088 13626225188 |
电 话:0515-88417808 |
传 真:0515-88417808 |
电子邮件:jsxdgk@163.com |
网 址:http://www.ycxinda.com |
邮 编:224000 |
|
|
|
 |
地下室防水砼渗水问题的反思
地下室防水砼渗水问题的反思
提 要:本文主要阐述地下室产生渗水问题的产生原因、处理方法、以及在审图和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地下室 渗水 防治 问题
1、前言 某工程于2003年11月份完成施工,在进行装修阶段时发现地下室的2#楼变配电室地沟和观光电梯基坑内存水。针对这种情况,对地下室渗水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和处理,在此过程中得到了相应的经验和教训,在此提供出来以供大家参考。 2、工程整体情况 此工程为群楼框架建筑,整体楼群的基础连成一体。地下室防水采用SBS和抗渗P6C35混凝土双重防水,室外回填为3:7灰土回填,回填高度6m,室内回填土为3:7灰土,回填高度900mm,室内地面为300mm厚混凝土地面。地下室设有集水坑和电梯基坑,集水坑深度1.8m,排水管埋于地面下700mm深。 3、地下室渗水情况 地下室有两处存在渗水现象,一个是2#变配电室,另一个是观光电梯基坑。2#变配电室地沟直接为地下室底板,侧墙用红砖砌筑,内壁抹灰,其余部位为3:7灰土回填,配电室地面比地下室地面高1200mm。2#变配电室的渗水主要是从立壁与地面交接处渗漏,没有明显的管状渗漏。梯基坑比地下室底板深1300mm ,经检查,渗水的部位主要在立壁与地面交接处和立壁上结构施工时留下的穿墙螺杆套筒。基坑的底板和立壁为一次性浇筑的抗渗混凝土,一侧墙壁因为甲方更改电梯型号进行了部分切除处理,既扩大基坑的平面尺寸,立墙的厚度变薄。 4、情况分析和处理 在检查中发现2#变配电室和电梯基坑有水,于是首先进行人工的清除。在清除过程中发现,2#变配电室的渗水速度缓慢,而电梯基坑从侧壁的螺杆套管中流出的水的速度非常快,而且水量较大。应为在有大量水的情况下无法确定渗水点,因此, 安排工人进行24小时的排水,同时,为确保安全,在工人施工期间,把2#变配电室和电梯全部停掉,并且把所有的下水也全部停止。 经过近一星期的排水和观察,渗水量都在逐渐减少,一个星期以后的渗水量已经明显减少,渗水量每小时不超过0.01m3。 针对现场的实际情况分析,产生渗漏的可能性有以下几种: A、地下室底板防水破裂,导致渗水; B、电梯井管线从屋面渗漏; C、集水坑没有防水,直接采用抗渗混凝土,坑壁渗水; D、暗埋于室内回填土内的排水管渗水; E、原设计中已经预留的集水坑取消,预留套管没有封闭导致渗水。 针对以上5种可能性,逐一进行分析: 由于地下室和一层的排水系统全部关闭以后,变配电室和电梯基坑的渗水量逐渐减少,同时,经过在坑壁侧向打孔排水后,只是在短时间内有较大的水量排出,然后水量就逐渐变小,同时,在排水的这一个星期正好天气下雨,且雨量较大,表明只是地下室有水,因此可排除是地下室防水破裂的可能性,即A条原因不可能产生渗水。 在打开电梯线槽后检查,发现线槽内干燥无水,同时,电梯井壁上也没有任何水迹,可以排出是管线从屋面渗水的可能性,即B条原因不可能产生渗水。 取消的集水坑没有任何室内管线与其相连(因给排水不需要词集水坑而取消),与室外相连的排水管高度在地下室内地面以上,并且对预留的套管已经彻底封闭,可以在室内直接观察到,因此E条原因不可能产生渗水。 在停止排水后,抽干净集水坑内的水,发现集水坑侧壁上有结构施工时留下的螺杆套管没有堵上,并且从套管内有水流出,从开始水量较大到一星期后水量明显减少。用钢筋从套管穿出后,流出的水夹杂有泥土,钢筋穿过的深度超过了集水坑坑壁的厚度,说明集水坑的水通过套管渗漏到地下室的回填土内,通过回填土从2#变配电室地沟和电梯基坑内渗出,即C条原因是产生地下室渗水的原因。 5、解决方案 根据以上分析,地下室的渗水原因已经确定,决定采用如下的解决方案: A 首先对渗水水源进行处理 继续停止地下室和首层的用水,保证没有水向地下室集水坑内排放,在集水坑坑壁上打孔,高度紧贴地下室底板表面,使回填土内的水排干净,然后用堵漏灵堵严坑壁孔洞,在集水坑坑壁和地面上满做一次JS防水,保证集水坑不会再渗水。 B 对2#变配电室地沟和电梯基坑的处理 由于2#变配电室的位置比较特殊,存在的安全隐患很大,因此,在经过排水以后,决定首先处理2#变配电室的地沟渗水问题。对排水的墙根周边首先进行剔凿和打孔,排放干净回填土的滞留水,用堵漏灵截断水源渗漏处,然后满做一层JS防水,彻底解决渗漏问题。在施工以前,继续停掉动力电源,接通临时照明电源,同时,把所有的电缆全部架空,保证施工正常进行。 6、教训和经验 通过对这次渗水问题的查找和处理,反映出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管理的漏洞。 首先,对施工队在施工以前所作的交底中没有强调关键的工序、步骤及做法,没有针对关键部位进行详细的要求,特别是在砼的连续浇筑中存在监控不到位。 其次,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对关键部位进行重点检查,特别是在止水带的放置上只进行抽查,达不到心中有数的要求。最后,在一个施工步骤完后进行隐蔽以前,没有作彻底的实验和验收检查,存在验收不严的情况。 对于以上教训,笔者以为在项目管理中,有以下问题应该引起注意: A 在图纸会审阶段,对于涉及到结构安全和防漏方面应该引起重视,尤其是像集水坑、混凝土水箱等部位应特别注意,不能随意更改。 B 在施工前,应该明确标出施工的重点部位,尤其是隐蔽工程中涉及到水电预埋部分,在土建装修完成后,一旦出现问题,将造成很严重的后果。所以,隐蔽前的检查非常重要,必须全数进行检查,同时,在隐蔽过程中,必须随时进行检查,防止破坏; C 对于交叉工序,尤其是专业性工序交叉,尤其要注意工序之间的交接和成品保护。要走好工序的交接检,在整个过程中,相关的专业人员、质检员必须重复检查以保证上一道工序的质量,不给下一道工序留下隐患,下一道工序必须保证前一道已经完成的工作的完好性。
|
|
|
|
|
|